癌症死亡率增惟風險下跌 醫管局:大眾認知增加助及早治療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9/10/30 23:03

最後更新: 2019/10/30 23:12

分享:

分享:

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總監黃錦洪指,2017年癌症新症按年升5.1%,是2009年後新高,較過去10年平均每年升幅3.1%為高。(林宇翔攝)

本港2017年癌症死亡個案為14,354宗,較10年前數據,整體癌症死亡率增1.5%,但死亡風險持續下跌。醫管局認為是市民對癌症認知增加和及早治療。有醫生則認為公營醫療負擔會愈趨沉重,減少癌症要由預防做起;公院醫生組織則希望局方增加資源應對。

醫管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總監黃錦洪分析,男性發病率轉趨平穩,女性則有輕微上升趨勢,在剔除人口增長和人口老化因素後,整體癌症死亡風險持續下跌。他估計可能與近年診斷方法更先進和準確,較以往更早診斷出癌症;及市民對癌症認知增加,及早求診有關。

公營醫療負擔重 資源需更配合

香港防癌會癌症探測及預防委員會主席應志浩承認患癌人數增加,確會令公營醫療系統負擔愈趨沉重,因現時接近9成病人選擇在公院治療,因私營醫療費用太昂貴。醫管局雖已投放不少資源,但需求量大令輪候治療時間長,認為應再尋求方法在資源上配合更多。

他稱癌症是「預防勝於治療」,多種癌症成因不同,但共同點是與西方高脂飲食有關,需有恒心維持做運動和健康飲食的習慣。

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則指癌症治療刻不容緩,向來優先處理,但資源有限下新症數量增加,仍會影響新舊症輪候做治療和做手術的時間;加上專科醫生培訓需時,而近幾年腫瘤科醫護人手流失,外投私營市場,即使醫管局增加服務,亦未必追得上增加的病人人數,明白有困難,但仍希望醫管局分配更多資源應對。

 

記者:王詠妍